和友人伤歌姬
温庭筠〔唐代〕
月缺花残莫怆然,花须终发月终圆。
更能何事销芳念,亦有浓华委逝川。
一曲艳歌留婉转,九原春草妒婵娟。
王孙莫学多情客,自古多情损少年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月亮残缺、花儿凋零时不必悲怆,花儿终会再次绽放,月亮也会重归圆满。
还有什么能消解这伤春的思绪呢?即便繁花似锦,最终也会委身于流逝的江河。
一曲艳丽的歌韵婉转悠扬,连九泉之下的春草都嫉妒这动人的婵娟。
公子啊,莫要学那多情之人,自古以来,太多情总会损伤青春华年。
注释
和:依照别人的诗词题材或体裁创作。
怆然:悲伤貌。
芳念:怀念佳人的念头。
浓华:浓香艳丽的花朵,此处喻指佳人。
委逝川:原指随川流而去。此处喻指去世。
“一曲”句:故有乐曲《艳歌行》和《宛转歌》,然而此处
简析
《和友人伤歌姬》是一首七言律诗,此诗为劝慰友人而作。前两句都是宽慰友人之语;三、四句谓自己能理解友人;五六句赞美歌姬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歌姬“委逝川”的同情和怜惜;末二句说友人当节哀,亡人于九泉之下未必愿意看到未亡人因过分哀伤而自损的结果。全诗以劝慰为主,其间穿插对歌姬的赞美与同情是为了把自己与友人划为同类,使友人觉得飞卿亦真为佳人“委逝川”而悲痛。同病之人往往可以互怜,同病之人互相劝慰的言语往往也比局外人的话更能触动人心。
温庭筠
温庭筠(约812或说801、824)年—约866或说870、882年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赋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常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 417篇诗文 486条名句
端午
李隆基〔唐代〕
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
盐梅已佐鼎,曲糵且传觞。
事古人留迹,年深缕积长。
当轩知槿茂,向水觉芦香。
亿兆同归寿,群公共保昌。
忠贞如不替,贻厥后昆芳。
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
卢纶〔唐代〕
鹫翎金仆姑,燕尾绣蝥弧。
独立扬新令,千营共一呼。
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
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。
月黑雁飞高,单于夜遁逃。
欲将轻骑逐,大雪满弓刀。
野幕敞琼筵,羌戎贺劳旋。
醉和金甲舞,雷鼓动山川。
调箭又呼鹰,俱闻出世能。
奔狐将迸雉,扫尽古丘陵。
亭亭七叶贵,荡荡一隅清。
他日题麟阁,唯应独不名。